发展现代农业,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
无论是保障粮食安全,还是促进农民增收,无论是应对国际竞争,还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,解决农业的深层次问题,都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。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,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,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,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,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,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,提高农业水利化、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,提高土地产出率、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,提高农业素质、效益和竞争力。
推进现代农业建设,需要大幅度增加资金投入。必须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、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,紧紧围绕支持现代农业加大投入力度,继续巩固、完善、加强支农惠农政策,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,健全农业补贴制度,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;加大工业反哺农业、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,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。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,加强薄弱环节,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,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,切实提高耕地质量,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。
推进现代农业建设,需要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。中国人口众多,耕地不足,淡水匮乏,生态脆弱,开辟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,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,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,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,同时发挥中国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,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,培养有文化、懂技术、会经营的新型农民,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。
推进现代农业建设,需要健全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。要适应人们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,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,不断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,加快发展健康养殖业、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,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。要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,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,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,培育多元化、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,构建开放统一、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。
推进现代农业建设,需要创新体制机制和提供坚强组织保障。要抓住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,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,统筹推进农村金融体制、农村流通体制、征地制度、集体林权制度等改革。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,是党的传统和重要原则。全党要高度重视“三农”工作,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一件大事列入议事日程,切实抓紧抓好。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化的新形势,调整工作思路,转变工作作风,改进工作方法,深入农村,深入基层,深入群众,把党的“三农”政策落到实处。
建设现代农业,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,将贯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。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,就是改造传统农业、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,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、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。中国农村地域辽阔,发展水平差异很大。无论是东部地区,还是中西部地区,都要从实际出发,遵循客观规律,从最有利于农民、最需要解决、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着手,立足当前,着眼长远,有重点、有计划、有步骤地扎实推进,防止脱离实际、急于求成,确保现代农业建设顺利推进,取得实效。
积极发展现代农业,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,意义重大,任务艰巨。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,投入更多的力量,进行更扎实的努力,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上迈出重大步伐,取得新的突破,以优异成绩迎接十七大的胜利召开。 |